第217章 各方动向(1 / 2)

后世许多人都说,南方的勋贵和江南士绅合流,实际上这个论点是不准确的。

通过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。

当初以魏国公等为首的南方勋贵,是拥护当时的福王朱由崧继位的。

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南士绅们,则是支持潞王。

从这一点上看,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。

韩赞周和徐弘基在后堂商定以后,这才联袂走了出来。

“诸位,咱刚才和魏国公商议过了,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守住南京。”

“如果有可能,再派兵出城,在南京城下剿灭这伙倭寇。”

最后还是韩赞周一锤定音。

时间紧急,已经容不得他们再争论下去了。

“各部要各司其职, 厂卫严防城内的细作,内应。”

“应天府衙门要立即派人上街,维持城内秩序,以防有歹人生乱。”

随着韩赞周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,整个南京城的各衙门,都快速的行动起来。

……

南京城外二十里。

一座修建的极为豪奢的庄园内。

“大哥,前边就是南京了,我们是不是现在就打过去?”

一位长相极为彪悍的壮汉,瓮声瓮气的对首座上的中年人问道。

中年人一张嘴,也是一口纯正的汉话。

“急什么?”

“刚才传递过来的消息,俞咨皋的宁波水师就在我们后边,南京城内还有数量不菲的守军。”

“如果我们在南京城下被缠住,那我们就真的危险了。”

这名中年人,名叫李家岩。

和郑芝龙还是同乡,同样出自福建泉州。

甚至,他所属的势力,还和郑芝龙同属十八芝联盟。

当然,郑芝龙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,如果知道的话,他恐怕也不敢,把自己的长子郑森留在京城了。

按照之前的谋划,他们这伙人在内应的帮助下,在南直隶一带闹出声势,劫掠一番然后再安然离去。

但让他们这些人没想到的是,朝廷竟是没有让魏国公,统领南直隶各地卫所清剿他们。

而是让同样是出自福建的俞咨皋,统领麾下人马,一路追击他们至南京。

如果对手是南直隶各地卫所,李家岩一点都不担心。

但面对同乡俞咨皋,他的心里有些没底了。

“首领,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?”

壮汉名叫李虎,是李家岩的族弟,行事极为的彪悍,听自己族兄这么说,他有些不甘心的问道。

“不急,我们先在这里休整一番,然后派人密切注意俞咨皋部的动向。”

“看看俞咨皋的动作,然后再做决定。”

李家岩淡淡的说道。

他虽然出身海贼,可却并不鲁莽。

相反,他行事极为谨慎。

这也是他能够在海上混迹这么多年,还能活到现在的原因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南京城内。

一处占地颇广的府邸内。

“海正,魏国公今天是什么意思?”

一位看起来养尊处优,顶多只有三十许的男子,对站在自己身后的一名书生问道。

此人乃是前任都察院御史,侯恂。

说起他或许知道的人不多,但他的儿子却是极为的出名。

正是后世被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。

侯家也算是世代公卿,侯恂以及他的父祖。兄弟,都曾在朝中为官,在东南也算的上是一方豪强。

被称作海正的中年书生,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:“东翁,以学生看来,魏国公应该是在向京城表忠。”

“呵呵,向京城表忠?岂是那么容易的?”

“今上现在倚重厂卫,疏离朝中忠贞之士,他魏国公世受国恩,不想着劝诫,竟是对韩赞周那阉人极尽谄媚,当真是荒唐至极。”

侯恂越说越是激动,最后竟是大声喊了出来。

“东翁,这件事是不是要和家主说一声?”

海正低声对其问道。

“嗯,稍后我会手书一封,你让人送回嘉定。”

魏国公和南京一众勋贵的态度很重要, 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南直隶的局势。

容不得他不谨慎对待。

不只是侯恂,南京城内许多人家,此时也都是动作不断。

此时的南京城,虽然表面上平静如常,但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。

韩赞周和徐弘基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,但两人联手,又让许多人心神不宁。

……

城外。

“首领,有消息传来了。”

一名手下匆匆跑来,手中拿

最新小说: 唐时明月宋时关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炮火弧线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大炎护国皇太子 我的爷爷朱元璋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东周策